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读:剩余价值
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读:剩余价值
1.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的内涵在于:它是由雇员劳动所生产剩余价值学说,却未被雇员自身所拥有,而是被资本家无代价地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是雇员额外劳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家和雇员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关系。
资本的内在属性:资本具备产生额外价值的能力。其本质并非物质实体,而是在特定历史与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体制中剩余价值学说,工人的薪资代表了劳动力价值的体现,或者是其价格的表现。
5.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平均利润的生成机制如下:若各行业间的利润率存在差异,资本家之间将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这会导致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行业流向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如此一来,各行业的利润率逐渐趋向平均。基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不同行业的资本家将共同分割剩余价值。而依据平均利润率进行计算和获得的利润,我们称之为平均利润。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阐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则,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了理论支持。
8.生产自动化对价值、剩余价值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体制中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读: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成为资本家实现额外利润的途径,同时,雇佣劳动者的额外劳动依旧构成了这种额外利润的根本来源。
在必要劳动时间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时长,可以创造出额外的剩余价值。一旦必要劳动时间确定,无论是工作日的延长还是劳动强度的提升,都将导致剩余价值的增加。
相对剩余价值,即在维持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额外价值。其生产依赖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超额剩余价值表现为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异剩余价值学说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读:剩余价值,这一差异是企业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所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