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经济 > 正文内容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admin7小时前金融经济4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临近年底,大家的花销可能也变多了。而在资金短缺时,借贷会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不过,如果您看到了宣称“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等极具诱惑力的贷款广告时,务必要提高警惕。这些看似诱人的宣传背后,往往暗藏猫腻。

前不久,上海的一些居民就陷入了所谓“砍头息”的贷款陷阱。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报案称,自己通过一些手机App贷款后,被对方强行收取了30%~60%不等的“砍头息”。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砍头息”实际上就是预先收取一定比例利息的一种放贷的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两年内放贷10人次以上,借贷利率超过了年化36%小广告贷款安全吗,达到了一定的金额,就有可能是涉嫌非法经营罪。本案的犯罪团伙收取的是30%的“砍头周息”,折合成年化利率的话至少达到了年化1500%以上,是远超于36%这个法律红线的。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2张

如此明显的“高利贷”行为,为什么会让被害人身陷其中?

警方侦查发现,这些放贷方式由传统的线下操作,转为线上短信推介、App下款,变得更为隐蔽而快捷。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3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借款人收到一些打着“低息、无抵押、高额度、快下款”等迷惑性字眼的短信链接,一方面借款人可能确实是有资金方面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他也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的额度,所以就点击了相关链接。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4张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经侦支队民警 许达:首先他在点App时并不知道是放高利贷的,确实是要借钱但不想借高利贷。其次,他点进去以后,这个App会自动生成一个额度,这不是他想要的额度,比如只想要2000,但突然额度调成5000,借贷人并没有自主选择权。第三,就是显示的额度和收款的额度是不匹配的,显示5000,实际上只收到3980小广告贷款安全吗,这种“砍头息”在借钱时就直接砍掉。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5张

就这样,很多借款人稀里糊涂地就收到了贷款,而且,这笔钱在到手时就已经提前扣除了高额的“砍头息”。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6张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7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根据App的要求,借款人上传了自己的相关信息,之后,借款人在实际不明知借款的金额、利率、期限等关键要素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地被放款了。

“软暴力”催收 借款人及亲友不堪其扰

反常的高利率让很多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此时,嫌疑人却早已通过手机App掌握了被害人的大量个人信息,只要还款期限一到,他们就开始进行“软暴力”催收。

报案人 黄女士:手机异常了,不停地跳出来验证码,好多好多吓死人了,从来没这么多过。

这是今年7月上海的黄女士向警方报警的一段录音,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遭遇了短信轰炸。警方调查发现,她收到这些短信的原因“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竟是因为自己的哥哥此前在网上借贷,还不上钱了。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8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 程阳煦:嫌疑人对借款人的工作同事、亲朋好友进行电话、短信的骚扰,这能够对借款人形成更大的压力,因为非常害怕自己借款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9张

借款人无力还债,催收的骚扰短信却发到了亲朋好友手机上,这就是嫌疑人逼人还钱的手段。但这些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又是如何被对方掌握的呢?

警方从大量被害人的经历中了解到,这些网贷App从下载开始就充满了套路。首先,这些App根本无法在官方应用市场里找到。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0张

被害人 沈先生:从其他途径下载,下载的同时还要点击信任,信任基本上就同意它读取手机中的通讯录、软件列表之类的。

绕过监管的这些非法网贷App一经下载,就要求用户开放手机的隐私权限,包括通讯录、相册在内的诸多个人信息早就被对方完全掌握。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1张

被害人 黄先生:一开始先让你输入想借的钱,点进去后再输入个人信息,比如名字、身份证、银行卡号、银行卡的一点信息等,信息输进去之后还要手持身份证拍照“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正反面都要上传,上传之后他好像是会审核的。

很多被害人不堪家人被骚扰的压力,在对方诱导下,又连续下载多个网贷App小广告贷款安全吗,直至陷入无法自拔的债务怪圈。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2张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3张

被害人 沈先生:周而复始,实际上自己用也没用到多少,利息就产生了一大笔,光利息就付了24.8万元,25万元不到。

犯罪团伙组织架构清晰 分工明确

通过数月的侦查,警方逐步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并梳理出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今年7月,上海警方展开了集中收网行动。

经查,自2022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开发、运营境外非法网贷App软件,并招聘数十人组成职业化非法放贷犯罪团伙,团伙内部分别有App开发设计、群发短信引流,放款运营和催收四种分工。

今年7月,上海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对App开发、引流、催收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打击,将张某为首的2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4张

经审讯,嫌疑人对于参与以收取“砍头息”的方式非法放贷的事实供认不讳。

犯罪嫌疑人 蔡某:如果借款人只要求3000元的话,我们会给他放30%的利息,到手是2150元。

民警:你知道国家规定的利息是多少吗?

犯罪嫌疑人 蔡某:我知道,大概是年化利率36%。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5张

据犯罪团伙成员交代,他们除了每月有17000元左右的固定工资外,还会根据业绩和工作量拿到不同比例的提成,因为“高利贷”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6张

目前,上海警方依法取缔20余个非法App,查实该犯罪团伙累计非法放贷5.6亿元。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工作仍在进行中。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第17张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 王勇:警方提示广大群众,在借款时要通过正规的银行、机构进行借款,不要轻信短信提醒,那种短期借款、无征信、快速放款、低息这种口号,防止陷入了高利借贷的陷阱。另外还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征信,理性借款。

(总台央视记者 陈昱 刘苏)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全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qjnew.com/post/8310.html

分享给朋友: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的相关文章

普惠金融覆盖范围扩大,小微企业受益

普惠金融覆盖范围扩大,小微企业受益

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普惠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普惠金融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切实受益于这一金融领域的变革。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让金融服务更加普及、便捷和可负担,旨在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壁垒,将金融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那些以往...

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试点启动,意义重大

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试点启动,意义重大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时代,货币的跨境支付与结算一直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往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试点的启动,无疑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其意义更是重大而深远。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角度来看,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试点的启动有助于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与安全性。传统...

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加速,提升协同效率

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加速,提升协同效率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加速推进,这不仅为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更在协同效率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提升。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加速建设,首先得益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这些技术,平台...

债券市场评级调整频繁,影响投资者决策

债券市场评级调整频繁,影响投资者决策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债券市场作为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其评级调整的频繁现象日益引起广泛关注。评级机构的评级调整不仅反映了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变化,更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债券市场评级调整频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评级频繁变动的重要因素。经济的波动、...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评估,投资者需谨慎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评估,投资者需谨慎

在当今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格局中,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伴随其发展而来的是一系列潜在的风险,投资者在涉足这一领域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谨慎。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简单来说,就是将众多的消费信贷资产打包成证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发行和交易。这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旨在将流动性较差的消费信贷资产转...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拓展,推出特色金融产品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拓展,推出特色金融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出特色金融产品成为外资银行吸引客户、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外资银行凭借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为中国客户带来了全新的金融服务理念和产品。这些特色金融产品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