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地理 > 正文内容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

admin13小时前人文地理4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一、单选题

1.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2.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①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②华山北坡大断崖

③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

④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3.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是指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B.?世界各地每年发生地震多达500万次,其中大部分地震我们都能感知到

C.?一般情况下,大于里氏3级的地震有震感,大于里氏5级则为破坏性地震

D.?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影响越大

4.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海洋,引起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5.如图所示为中华龙鸟化石,它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C.?中华龙鸟化石是鸟类向哺乳类进化的有力证据????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6.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现在已经能对六级以上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C.?地震带来的破坏性与震级有关,与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无关

D.?发生地震时应该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7.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A.?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D.?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8.每个人都要有安全逃生和自我救助的意识和能力,以应不测。下列地震逃生方法不合理的是(???

9.2019年12月9曰15时20分,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发生4.6级地震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绵阳市提前7秒得到预警,成都市提前25秒预警,收到预警,当地的师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快速离开教室②跑到空旷场地上去③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④躲到离层教学楼下⑤在教室来不及撤离时,用书包或者身边柔软的物品,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角。

10.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其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对我国而言,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下列避震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在室外的人应迅速躲在建筑物的墙脚或屋檐下

B.?在楼底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C.?在高楼层的人可选择浴室等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险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1.2019年1月6日,日本发生6级地震,若你刚好在当地游学,逃生和自救措施最恰当的是(??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二、填空题

2020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

6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湖州、上海等多地市民表示震感强烈。

(1)花莲县位于湖州的方向地壳变动有时很缓慢,地处地震带;

(2)花莲县属于(选填“东”或“西”)半球和(选填“高”、“中”或“低”)纬度。

(3)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

A.立刻躲进卫生间

B.去楼道往顶楼逃生

C.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14.有人统计过20世纪发生的大地震,发现80%都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这难道是简单的巧合?为了研究影响地震的因素.小明从2010年后发生的许多次破坏性地震中随机选择了几次并记录在下表。

记录次数

地震时间

2010.1.

12

2010.1.

30

2010.2.27

2010.4.14

2011.3.11

地震地点

海地

中国四川

智利

中国玉树

日本

震级

7.3级

5级

8.8级

7.1级

9.0级

农历日期

十一月廿八

十二月十六

正月十四

三月初一

二月初七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1张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2)小明的探究过程存在不科学之处,请指出: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火山是由岩浆通道.①、③

三部分组成,其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2)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地幔中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力作用下,沿②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后变成岩。

三、解答题

16.下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通过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世界来看,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是。

(2)你正在家里做作业,若突然发生地震,你将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3)对比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解答】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火山活动、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都能说明地壳在变动,海洋中潮起潮落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解答】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人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例如悬崖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华山北坡大断崖,兰溪灵洞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一般来说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解答】地震发生时,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或床铺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或乘电梯.在家里要躲在厨房、浴室等面积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在野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在室内停车场以卧姿躲在汽车旁,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但是地震我们不能感知到,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解析】【分析】(1)大陆漂移学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2)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海平面上升最根源的因素。

(3)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应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解答】

由图可以看出,左图插旗山脉的海拔高度较高,坐落在洋壳上,到右图时,海拔高度变低且位于洋壳以下,引起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不是海平面上升,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解析】【分析】1、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位于软流层,地壳一上地幔顶部;

2、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龙鸟化石的前肢是爪和翅膀的形状,是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类型;

4、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有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解答】A、

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核?,是源于软流层,A错误;

B、

火山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分析正确,B正确;

C、中华龙鸟化石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有力证据,不是鸟类向哺乳类,C错误;

D、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化石是一种重要的证据,D错误。

故选B

6.【答案】

【解析】【分析】在楼上发生地震,不要恐惧,不能从楼上跳下,在室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地壳变动有时很缓慢,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

【解答】A、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因为这些地方地壳运动很活跃,A符合题意;

B、现在已经还不能对六级以上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B不符合题意;

C、地震带来的破坏性与震级有关地壳变动有时很缓慢,与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发生地震时不应该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容易致自己于危险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

【解析】【分析】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解答】地壳变动是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A、

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是在地球的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能作为地壳不断变动的依据

,故不符合题意。

B、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

,地球的内力作用下逐渐变成高山,能作为地壳不断变动的依据

,故不符合题意。

C、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在地球的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能作为地壳不断变动的依据

,故不符合题意。

D、特大泥石流灾害是由于强降水的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的作用而不是内力作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A、躲在桌子底下,可以有效避免被建筑脱落物砸伤;故A正确;

B、到空旷处,可以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砸伤;故B正确;

C、地震时电梯不稳定,是不能乘坐的;故C错误;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2张

D、公众场所有序疏散,能避免踩踏事件发生;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不要往高建筑物地方跑去,不要乘坐电梯,也不要在阳台旁。

【解答】

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场地上去,不能跑到高楼的阳台,因为不安全,不要躲到离层教学楼下容易发生坍塌,应当在教室来不及撤离时,用书包或者身边柔软的物品,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角。

故答案为:D

10.【答案】

【解析】【分析】地震来到时,千万不要慌张,沉住气冷静采取应对措施,不能坐电梯,也不能往高建筑地跑,应当远离高电压地区,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解答】A、地震到来时不要到高大建筑物、水坝、高压电线旁躲避,A符合题意。

B、在楼底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主震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在房间里要及时关闭电源,熄灭炉火等,在室外要到比较开阔的平地处躲避,B不符合题意。

C、在高楼层的人可选择浴室等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险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就近暂时躲避,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或躲在床铺底下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C不符合题意。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在教室,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解析】【分析】发生地震时不要乘坐电梯,不要往楼内躲避,不要带上贵重物,应躲到小空间,例如卫生间或者桌子下边。

【解答】?

A、发生地震时容易停电,地震坐电梯会被困在里面,反而不容易逃生,A不符合题意。

B、楼内容易发生崩塌,并不安全,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带上贵重物,会有累赘,不利于逃生,C不符合题意。

D、地震发生时,可以躲到小空间,比如卫生间,桌子下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

【解析】【分析】地震,火山可以改变地表形态,由于地壳运动,海洋会变成陆地,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

【解答】?

A、地震造成地面发生断裂,火山的岩浆喷出导致陆地增多,形成岛屿,A不符合题意。

B、

海洋变为陆地,是因为地壳运动,B不符合题意。

C、地壳运动导致海洋变为陆地,火山喷发形成岛屿,使得陆地增多,因此海陆轮廓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东南;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2)东;低

(3)A

【解析】【分析】1、一般定向法也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法。此图中用的是一般定向法;

2、从全球看板块的交界处易发生火山和地震,全球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和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是西半球。纬度30°的纬线是中低纬度的分界线,纬度60°的纬线是高中纬度的分界线;

4、地震时最好能及时的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跑到空旷的地方可选择狭窄空间的区域如卫生间。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花莲县位于湖州的东南方向,地处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震带;

(2)花莲县经纬度是“北纬24.02度,东经121.

65度”。由经度可知,属于东半球,由纬度可知属于纸纬度;

(3)由于地震时,在高层所以不能及时跑到空旷的地方,根据选项可知,最好的措施是立刻躲进卫生间,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东南;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2)东;低

(3)A

14.【答案】

(1)地震的发生与农历日期有关吗?

(2)统计次数太少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需要先观察,针对观察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解答】(1)小明搜集的表中数据主要记录了发生地震时,农历日期的情况,因此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地震的发生与农历日期有关吗?

(2)小明的探究数据统计次数太少,实验偶然因素比较大。

故答案为:(1)地震的发生与农历日期有关吗?

(2)统计次数太少

15.【答案】

(1)火山口;火山锥

(2)软流层;岩浆通道;岩浆

【解析】【分析】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解答】(1)典型火山是由岩浆通道,①火山口、③火山锥三部分组成,其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2)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力作用下,沿②岩浆通道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后变成岩浆岩。

故答案为:(1)火山口;火山锥(2)软流层;岩浆通道;岩浆

三、解答题

16.【答案】

(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如在一楼等较低楼层则迅速离开房间到空旷地带;如在高楼,则躲在牢固的桌子底下(合理即可)

(3)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因此两者的分布非常吻合。

【解析】【分析】(1)从图中找出地震最容易发生的地带;

(2)根据地震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解答;

(3)火山地震都集中中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是: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如果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发生地震,如在一楼等较低楼层则迅速离开房间到空旷地带;如在高楼,则躲在牢固的桌子底下(合理即可);

(3)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出: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因此两者的分布非常吻合;

故答案为:(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2)如在一楼等较低楼层则迅速离开房间到空旷地带;如在高楼,则躲在牢固的桌子底下(合理即可);(3)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因此两者的分布非常吻合。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全景资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qjnew.com/post/8716.html

分享给朋友: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练习(含解析)” 的相关文章

人文地理:美国西部牛仔文化与广袤草原

人文地理:美国西部牛仔文化与广袤草原

在美国广袤的西部大地,牛仔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广袤的草原上熠熠生辉。美国西部的草原,那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天地,仿佛是大自然用最雄浑的笔触勾勒出的画卷。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微风拂过,草浪翻滚,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涌动。在这片草原上,牛仔们的身影显得格外矫健而豪迈。...

地中海沿岸的人文交融与地理纽带作用

地中海沿岸的人文交融与地理纽带作用

地中海,这片广袤而神秘的海域,宛如一条蓝色的丝带,将欧洲、亚洲和非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更是人文交融的璀璨舞台,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理纽带作用。从人文角度来看,地中海沿岸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和文化。古希腊文明,那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哲学、科学、艺术等...

多瑙河流域的地理风光与人文历史

多瑙河流域的地理风光与人文历史

多瑙河,宛如一条蓝色的丝带,蜿蜒流淌在欧洲的大地上,跨越了多个,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理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历史。从地理风光来看,多瑙河源头位于德国黑森林地区,清澈的泉水汇聚成涓涓细流,逐渐壮大成一条壮阔的河流。它流经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众多山脉,形成了壮丽的峡谷景观。其中,梅尔克修道院所在的多瑙河...

地理环境与瑞士制表人文工艺

地理环境与瑞士制表人文工艺

瑞士,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以其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纯净的湖泊和宁静的乡村风光而闻名于世。除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之外,瑞士还以其卓越的制表工艺而享誉全球。地理环境与人文工艺在这里完美交融,共同造就了瑞士制表业的辉煌。瑞士的地理环境为制表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阿尔卑斯山脉的雪峰提供了纯净...

地理因素与厄瓜多尔印加古道人文传承

地理因素与厄瓜多尔印加古道人文传承

厄瓜多尔,这个位于南美洲的,拥有着丰富的地理多样性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其中,印加古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深刻地体现了地理因素与人文传承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地理角度来看,厄瓜多尔的地形地貌对印加古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厄瓜多尔地处安第斯山脉地区,山脉绵延起伏,海拔高度差异巨大。印加古道正是...

地理变迁与吴哥窟人文建筑的保存

地理变迁与吴哥窟人文建筑的保存

吴哥窟,这座位于柬埔寨的伟大人文建筑奇迹,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南亚的土地上。它不仅以其壮观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吴哥窟的存在并非是孤立的,它与地理变迁紧密相连,而这种地理变迁也对其人文建筑的保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地理角度来看,柬埔寨地处热带...